Link
:::

2025.09.01 近百年新營神社銅馬隱身於此! 《S-Life新生活藝文誌》9月號來揭密

最後更新日期 | 2025.09.01
點閱次數 | 127

 「新營神社」曾經是老新營人日常散步、參訪的景點,隨著歲月更迭,當年的建物已不復見,所幸神社的銅馬被保留下來,《S-Life新生活藝文誌》9月號的特別企劃,由研究新營神社的學者李御齊,分享珍貴史料,期望讓年輕讀者認識新營神社的故事,也讓長者記起曾在神社的點點滴滴。

 新營神社二戰後改為「忠烈祠」,並於1976年後改建為新營醫院,雖然神社消失,不過,新營神社的銅馬在幾經波折後保留下來,並複製兩座置於新營交通臺、新營區公所,本尊則隱身於新營美術園區,值得民眾找機會一起來尋覓。

 而尋訪「新營之驥」時,別漏了「新營百鹿」,在南瀛綠都心、新營車站、校園等地,可見到許多姿態生動、色彩繽紛的梅花鹿雕塑「出沒」,本期專訪當年創作這些梅花鹿塑像的藝術家林坤銘,透過他的回憶,讓讀者在欣賞這些梅花鹿的同時,認識「南瀛」過去的歷史文化,及透過藝術塑造未來大新營區的想像。

 隨著時令入秋,迎來熱鬧且禁忌的「農曆七月」,去年本刊介紹「普渡公燈」及普渡習俗,並探討對無主孤魂的敬畏與悲憫而發展的「姑娘廟」、「有應公」信仰,今年介紹鹽水知名的「七歲姑娘廟」及後壁安溪寮地區的「神農」信仰及其神奇傳說,並以「生命禮俗」角度,延伸介紹「撿骨師」與「老人嫁妝」,從這些從業者的生命感悟,探究其背後的文化意涵。

 另在祭祀儀式中,「香」是重要的媒介,編輯室拜訪位於鹽水歡雅的製香老師傅林樹發,將「香」的製程與特色分享給讀者。本期推廣活動,將於10月26日舉辦製香DIY體驗,邀請西港文創製香品牌「品成香」業者來教學,並介紹香的文化與產業轉型,讓學員感受文化傳承的煙火香氣和手作的溫度,相關報名資訊會另行公告。

 《S-Life新生活藝文誌》9月號紙本及電子版月刊索取地點,請詳見新營文化中心網站(https://xinying-culture.tainan.gov.tw/?inter=news&id=24&did=505)。


▲《S-Life新生活藝文誌》114年9月號封面


▲新營神社銅馬本尊,目前安置於新營美術園區


▲新營郡內學校兒童參拜神社


▲藝術家林坤銘彩繪修復新營的梅花鹿雕塑


▲鹽水經營「老人嫁妝」店的李建德


▲鹽水製香師傅林樹發示範製香

回到網頁最上方